喀什古城景区内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巴扎文化,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2022年1月,喀什古城景区被自治区文旅厅评为“新疆非遗巴扎”。2023年6月,喀什古城景区“自治区级非遗集市”授牌。今年1至7月,喀什旅游业出现“井喷式”增长,喀什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189.95万人次,同比增长65.5%;实现旅游收入81.39亿元,同比增长96.93%。
“我们店里有超过一万多种物件,种类很多,游客买的最多的是碗、花瓶。今年游客很多,他们对玩泥巴制作的东西很感兴趣,我也在手把手地教他们。”
旋转的轴盘上,左手轻轻托着陶泥,右手中指和食指按压陶泥中间和边缘,随着轴盘飞速转动,来自南京的孙露皙小朋友在吐尔逊·肉斯坦木手把手的示范下,一个古朴的陶碗就成形了。
“像这样非遗的传承特别有意义,现在有这样的老手艺人,真是难得!这样的手把手教小朋友制作陶塑,对孩子来讲也是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过程。”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陶烧制技艺成为喀什旅游的一张名片,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吐尔逊·肉斯坦木从事土陶制作50多年,工匠技艺十分精湛,但是他在制作上不断发展创新,游客可以根据需求制作并烙上字样,就能成为一份特别的“喀什礼物”带回去,十分有纪念意义。
“通过现场制作、现场感受,而且还能在我们自己制作的陶瓷上刻上名字,我觉得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喀什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旅游打卡地,我很喜欢 。”
进入喀什古城景区东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河南游客向吉从寻声而来,在“马踏铁骑铺”目睹了传统手工打制马掌,被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所吸引,感叹有幸能在喀什古城看到这种原始的制作方式,让她直呼过瘾。
“传统铁骑铸造的方式很新鲜,也很值得体验,能看到这个也是非常难得。”
“以文兴旅、以旅促文”。近年来,喀什古城景区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将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融入古城生活。药茶是喀什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这里的当地群众一日三餐离不开茶水。库尔班江·阿布都瓦依提是保健茶制作技艺的自治区级传承人,根据药材的特性,他可以调制出100多种茶,不同的配方,口味不一样,保健作用也不一样。
“游客喜欢喀什的茶,我们有香甜的花茶、暖胃的茶、助眠的茶、美容的茶,客人来了我们还给他们讲解药茶文化,他们都非常喜欢。”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为充分发掘喀什地方特色文化潜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同步发展,喀什市文化馆在古城景区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店铺标识牌47家,代表性传承人47名,同时景区开设传承传统工艺店铺63家,范围涉及传统美食、木器制作、土陶制作、金银首饰制作、乐器制作、花帽、服饰等12个项目,从业人员达170人左右。另外,喀什古城景区相继挖掘、整合、归并了20余个特色巴扎,巴扎文化已成为喀什古城的魂,每一条巴扎街巷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是游客休闲购物、互动体验、拍照打卡的好去处。辽宁游客胡君竹走遍了每一条特色街巷,深感喀什古城值得走一趟。
“我觉得这趟喀什之旅还是挺值得的,也推荐大家来品尝一下这边的美食、水果,感受一下这边的人文、建筑,手工艺品做工精细,我很喜欢。”辽宁游客胡君竹说。
今年来,喀什市加大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保健茶、花帽、木雕、乐器、土陶等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将非遗与旅游紧密结合,让非遗成为新型旅游产品,让文化体验带动旅游产品和服务业发展;推动历史文物资源社会化利用,培育打造香妃园、高台民居、莫尔寺遗址、盘槖城、福乐智慧园、百年喀什馆等一批历史文化景区景点,大力发展民俗体验和研学旅游。进一步改进完善现有景区歌舞演艺节目内涵,丰富表演形式,增强游客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