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鹰舞时,男人的舞姿要俊健粗犷,女人的舞姿要舒展柔和。”10月8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库热格村,库尔班·托合塔西一边表演鹰舞,一边向徒弟们传授舞蹈动作要领。
帕米尔高原上的鹰舞表演。都力坤·米那瓦尔摄
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吉克族鹰舞的代表性传承人,十几岁时,库尔班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鹰舞,是一位优秀民间歌舞艺人。多年来,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库尔班坚守在帕米尔高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鹰舞传承人,至今带出的徒弟多达100余名。
这是新疆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吉克族鹰舞的一个缩影。
鹰,被塔吉克族视为强者、英雄。在塔吉克族人祖祖辈辈的生活中,鹰的身影无处不在,关于鹰的民歌、传说数不胜数。亲近鹰、观察鹰、模仿鹰……就连塔吉克族舞蹈的起源,也与鹰的习性、姿态有关,亘古绵延、世代相传,形成了光彩夺目的塔吉克族鹰舞。
帕米尔高原上的鹰舞表演。都力坤·米那瓦尔摄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塔吉克族鹰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鹰舞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全面启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都力坤·米那瓦尔说。
塔吉克族鹰舞由舞蹈和鹰笛的曲调两部分组成。鹰笛由鹰的翅骨制成,珍贵且稀有。鹰笛曲调也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作为极具特色、艺术价值很高的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如何全面推进鹰舞系统性保护传承,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通过实施六大举措健全鹰舞保护传承体系,主要包括明确和建立鹰舞保护传承的责任主体;加大鹰舞传承人才培养力度;拓宽鹰舞传承条件;提升鹰舞保护传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开展鹰舞传播与交流活动;加强资金投入力度等,全力挖掘鹰舞文化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鹰舞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活起来火起来。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小学校学生在表演鹰舞。都力坤·米那瓦尔摄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近年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积极对鹰舞现状及传承进行调查和挖掘,摸清了项目资源状况和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并制定了保护规划,建立比较完备的资源档案,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同时建立鹰舞传承人数据库,强化数字化保护记录,形成了塔吉克族鹰舞保护传承的特色和亮点。
前几年,新疆艺术研究所一支15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团队,还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为标准,集中采录、拍摄了《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抢救性纪录文献片,通过影像方式有效保护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帕米尔高原的村落里,群众在进行鹰舞表演。都力坤·米那瓦尔摄
这两年,为了大力培养一支鹰舞保护传承生力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邀请专家、学者研讨鹰舞的保护传承,建立各乡镇(村)场鹰舞民间艺人和文艺队伍,建立8个鹰舞群众性文艺演出舞台和展示点,积极开展鹰舞保护传承培训、展示和宣传,鹰舞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培训了500余名青少年和传承人群。仅2015年全县鹰舞比赛,参赛队伍就多达十几支,参赛人数达200余人。
“有计划地培养鹰舞人才,再加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塔吉克族鹰舞传承传播品牌化影响力日益扩大。”都力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