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广济乡位于喀什市东南部,距离市中心约38千米,东与伽师县接壤,南与疏勒县英尔力克乡相接,乡政府驻地在喀勒塔皮拉勒村,全乡总面积126.99平方千米;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克孜勒河和伽师河穿流而过;下辖15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866户18471人。有1所中学、5所小学、3所幼儿园,学生3492名。全乡设党委1个,下设党总支15个、党支部36个、党员1119名。辖区耕地面积11.7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6.3亩,主要以传统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辣椒、豇豆、西梅、恐龙蛋等。畜牧业养殖牛、羊、驴、家禽等。乡村企业有农资生产、木业加工、服装加工等。拥有“热孜娅·赛丁”感人的爱情故事和古丽汗麦西热甫两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9月行政区域划分时,改名为喀什市广济乡。2023年底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6181.72元,2024年预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9332元。党政机构设置为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和财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事业单位设置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综治和网格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发展中心。
二、产业发展
近年来,全乡大力发展以辣椒、豇豆为主的蔬菜产业,建强辣椒、豇豆订单式种植链条,加大技术指导和管理,适当提高收购价格,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采取“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及在建农产品加工园联农带农作用,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最大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及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全乡种植辣椒10000余亩,豇豆3000余亩;同时围绕果蔬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园(小微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作用,形成了全乡蔬菜(豇豆、辣椒)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全面服务蔬菜乡种植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
三、文旅融合
19世纪初,一对相爱的维吾尔族青年热比娅和赛丁,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以死抗争,双双投河自尽。热比娅和赛丁离开人世后,他们动人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在他们去世两年之后(1835年),维吾尔族思想家、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热比娅·赛丁》,热情讴歌了热比娅·赛丁纯洁、忠贞的爱情。从此每年红柳开花之季,人们便纷纷前来参观游览。1985年,有关部门在疏勒县人民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拨款重修了热比娅·赛丁墓,并正式定为县级名胜古迹予以保护。热比娅·赛丁的爱情故事,被誉为西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于2007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级非遗重点保护单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疏勒之恋所代表的民族爱情体现了“忠贞不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展示地域民俗特色,提升现状景观面貌,2020年以来,依托克孜勒塔木“疏勒之恋”旅游基地,持续加大“疏勒之恋”爱情小镇开发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丝路文化、爱情主题、自然风光、民俗特色、产业发展五大融合的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高标准规划打造1833文创工坊,增设婚姻登记、婚庆礼堂、民俗体验展示、文教科普等场所,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服务;强化文旅融合,深入挖掘“热孜娅·赛丁”爱情故事,组织编排《疏勒之恋》片段,组建民俗婚礼演绎队伍,大量搜集宣传民间感人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升景观面貌,对稻田花海、爱情海、麦西来甫广场、湿地公园进行升级打造,沿路设置“疏勒之恋爱情小镇”引导指示牌和氛围烘托物,打造周末近郊游和网红打卡圣地;不断探索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鼓励群众开办特色农家乐、打造特色民宿、发展特色养殖,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
联系电话:1819761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