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喀什市英吾斯坦乡东靠阿克喀什乡,西靠浩罕乡,南隔羊达曼河与疏勒县洋达曼乡相望,北接阿瓦提乡。东西最长25公里,南北最宽15公里,总面积197.7平方公里。乡政府与喀什市直线距离28公里。乡地处克孜勒河冲积平原,海拔1250米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多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17天。土壤西沙东盐,地下水位高,盐渍化灾害严重。水源是吐曼河。
【历史沿革】
英吾斯坦乡建置沿革1953年,从阿瓦提区析置为区,1958年成立英吾斯塘人民公社,1975年划归喀什市管辖,1982年又划回疏附县,1984年改称英吾斯坦乡。2013再次划归喀什市管辖。
【行政区划】
2017年9月拆分出8个行政村,现辖27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乡辖村民委员会27个:裁缝艾日克(1)村、托喀依艾日克(2)村、墩艾日克(3)村、盖孜尼博依(4)村、托喀依(5)村、艾然木巴格(6)村、古尼恰艾日克(7)村、英乃喀什(8)村、其且克力克(9)村松古拉奇(10)村、喀什博依(11)村、敦库勒(12)村、栏杆(13)村、吾斯曼吐孜艾日克(14)村、英艾日克(15)村、吉格迪力克(16)村、阿热买里(17)村、阿瓦提艾日克(18)村、巴扎(19)村、铁日克艾日克(20)村、水磨(21)村、英喀依(22)村、古勒巴格(23)村、英喀什(24)村、库木阔恰(25)村、英买里(26)村、英尤木提(27)村。
【资源乡境】
该乡总耕地面积116194.35亩,其中农民30年承包54661.97亩,村级集体土地28991.98亩,开荒地32236.3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农民播种小麦面积4.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6.2万亩,设施农业拱棚建设3664座、双膜瓜1000亩、庭院小拱棚6342座;全乡林果业面积4.89万亩,主要种植红枣1.7万亩、核桃1.5万亩、石榴1.1万亩、桃子0.15万亩、其他果树0.44万亩;全乡大畜5380头,羊62100只,家禽中42000只鸡,鸽子157000羽;农业结构以前以小麦和棉花为主导产业,林果业、蔬菜畜牧等产业为辅助产业,现经过乡党委、政府积极摸索,试点确定全乡主导产业为林果业和蔬菜种植,畜牧以鸽子为主的家禽业,其他为辅导产业。
【文教卫生体育】
辖区共有小学7所,小学教师358名,学生6786名;幼儿园16所,幼儿园教师249名,入园学生3457名;支教教师98名。乡有文化站、卫生院,村有图书室、体育场、文娱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乡卫生院一所,成立于1956年8月,占地面积10000平米,业务用房面积4000平米,是一级综合性医院。编制44名,聘用人员28名。下辖19个村卫生室,村医56名。
【人口】
2020年全乡共计11017户,45398人。常住人口42230人。
乡行政机构职责编制情况
一、主要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决定、决议及本级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在职权范围内发布命令、决定,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
(二)负责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并组织、协调、督促实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负责辖区内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等工作,加强对村级及所属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提高农村基层建设整体水平;
(四)负责辖区党的宣传、统战、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
(五)加强对人大、武装部、团委、妇联、工会等组织的领导;
(六)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司法等行政工作;
(七)按规定权限管理或协助上级政府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公安、民政、劳动保障、文化、人口、计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镇村规划与建设等行政工作。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回应公众诉求,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指导村(居)民自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八)负责本辖区内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九)保护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有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办理上级党委、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英吾斯坦乡机关设置一办四中心:
(一)党政党建办公室
(二)农业发展中心
(三)扶贫工作中心
(四)社会事业保障中心
(五)综治中心
三、编制情况
公务员编制人员58名,事业编制人员48名,工勤事业人员3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人员11人,核定领导职数15名。
办公地址:喀什市英吾斯坦乡人民政府